奥维化工:洲际苯乙烯贸易格局生变,近洋市场稳健,远洋出口持续承压

来源:时间:2025年09月16日 浏览:

    三季度,全球苯乙烯市场整体呈现下行趋势,各地区价格普遍下跌,但幅度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洲际市场之间的价差明显收窄,导致中国与欧美市场之间的套利窗口基本关闭,国际贸易活动减弱。市场竞争加剧,供需格局持续调整。在此背景下,中国苯乙烯市场以内需为主,对近洋市场的出口保持一定活力,但远洋市场的拓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一、国际市场价格普遍下跌,亚洲相对抗跌
三季度,国际苯乙烯市场多空因素交织,但整体空头占据主导,各主要市场价格均震荡走低。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亚洲苯乙烯价格较6月底下跌37.5美元/吨,欧洲市场下跌76美元/吨,美国市场跌幅最大,达104.72美元/吨。亚洲市场跌幅最小,且价格水平继续处于全球低位,与欧美市场的价差有所缩小。尽管中国苯乙烯进出口整体表现为净出口,但由于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制约,对远洋市场的出口仍未见明显起色。

二、中欧套利窗口关闭,贸易流量稀少
三季度,亚洲与欧洲苯乙烯价差在-44.5至-162美元/吨之间波动,持续低于涵盖贸易壁垒和区域风险的理论运费水平,导致套利窗口处于关闭状态。加之运输周期较长,以及欧洲周边存在更具竞争力的货源(如中东地区),进一步抑制了中国至欧洲的苯乙烯贸易流动。实际贸易数据显示,1-7月中国出口至欧洲的苯乙烯总量为4.88万吨,占出口总量的23.74%,但其中绝大部分为上半年所完成。进入三季度,7月份中国对欧洲出口量急剧下降,仅对荷兰出口0.44吨,对德国出口0.001吨。此外,前7个月中国对欧洲出口主要集中在土耳其和荷兰,其他地区占比极低。预计整个三季度中国对欧出口将维持低位。

三、中美市场价差不足,直接贸易缺失
三季度以来,中美苯乙烯价差在-14.82至-122.18美元/吨之间,虽呈收窄趋势,但仍低于实际套利所需成本,两地理论套利窗口持续关闭。在此期间,未录得任何直接的中美苯乙烯贸易。海关数据显示,1-7月中国对北美市场苯乙烯出口仅778吨,流向包括哥斯达黎加、加拿大和危地马拉;同期自美国进口量仅为0.124吨。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美国本身是苯乙烯净出口国,进口需求有限;加之贸易政策带来的额外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中国苯乙烯进入北美市场的可能性。

四、远洋出口阻力显著,近洋成为主力
受国际贸易政策、地缘局势及红海航运问题等影响,中美、中欧之间的远洋苯乙烯贸易持续受到抑制。中国正在推进的国际渠道建设在当前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进展缓慢。欧洲作为苯乙烯主要进口地区,其货源优先选择中东和美国,中国的运距劣势明显,进一步削弱出口竞争力。目前,中国苯乙烯出口仍以亚洲近洋市场为主,占比约90%。随着国内自给率提升、进口需求减少,对近洋出口仍保持一定增长,支撑中国苯乙烯维持小幅净出口状态。总体来看,中国苯乙烯出口仍面临较大挑战,远洋市场拓展任重道远,当前格局呈现“近洋为主、远洋为辅”的特点。

咨询产品 请联系我们
标签:苯乙烯
电话18606381557微信奥维化工微信客服